轉貼Career對艾群科技的專訪

2006/08/21 00:12

「亞洲行」-改變艾群科技命運的一根魔棒
心靈轉型課程 神奇再造艾群科技

 

許多人常常會幻想擁有一支魔棒,輕輕一揮,所有的夢想就會一一實現。對艾群科技總經理翁元臻來說,「亞洲行」的課程就是他的仙女棒,幫助他帶領整個公司團隊,從5年前的困坐愁城,到現在國內ISP系統建置的第一把交椅,「亞洲行」到底是一堂什麼樣的神奇課程?可以讓一間公司起死回生?

 

撰文 / 林宜諄

 

       國內成功的企業家不少,卻很少會有一個領導人把公司的成就歸功於他上過的一堂課,「亞洲行對我和公司有著絕對的影響,」艾群科技總經理翁元臻堅定地表示。
  許多上過「亞洲行」課程的成員,莫不對這堂課的神奇功效讚不絕口,醫貿網執行長連佩瑩就表示,「從小到大,你有上過哪一堂課,你會一直說好,還叫人去上的?亞洲行就是這樣的一堂課。」雖然對亞洲行推崇備至,但關於課程內容,上過課的學員卻一律三緘其口,使得外界充滿好奇。翁元臻表示,上過「亞洲行」課程的成員,都曾經簽約保證不透露課程內容,外界在無法得知課程內容的情況下,難免會有一些神秘的聯想。
  另外,「亞洲行」是一個體驗學習的課程,每個成員上過課之後的體驗與感受都不同,很難用任何有形的文字與語言去形容,這也是課程「不可說」的難處所在。
  

「亞洲行」如何扭轉艾群科技的劣勢
  因為不能談課程內容,翁元臻只有就自己的體驗來談,他承認自己在「亞洲行」所獲得的,不只改變了他的一生,也決定了艾群科技不同的命運。
  5年前艾群科技還在草創時期,資金籌措很困難,「幾乎沒有銀行願意借錢給我們,」翁元臻回憶道。「我還記得有一次,睡覺睡一睡,半夜竟從床上跳起來,因為知道明天有一張350萬的支票要軋進去,」後來雖然順利解決錢的問題,但惡劣的現實環境,讓翁元臻對未來不抱任何希望,「能不能撐到年底都有問題,」誰都無法想像,艾群科技能有今天的成就。
  翁元臻在個人與公司財務都瀕臨絕境的情況下,透過朋友的介紹,上了「亞洲行」的基本課程,「上完課程的第一天,我第一次可以這麼誠實地面對我自己,我永遠不會忘記與其他成員分享自己感覺時,全身都在發抖,」翁元臻坦言,自己當時有一種「翻過來的」感覺。
  1996年底,上完高級課程的翁元臻,當著公司股東與同仁的面,宣佈隔年業績要達到2億,3年內要突破5億。「我還記得宣佈之後,整個會議室內充滿著不信任的議論紛紛,」翁元臻說,許多人質疑他「資金都不知道在哪裡了,怎麼可能?」但最後證明,隔年的業績2.5億,翁元臻做到了,而且比預期的更好。
  

活用課堂所學在企業經營與管理上
  翁元臻怎麼辦到的?翁元臻承認,「的確,當時艾群科技主打教育市場,但教育預算每年最多只成長10%,更何況競爭廠商只會增加不會減少,」股東與董事會依據合理的推算,說什麼也算不出艾群科技可以有2.5億的業績。但,「上完這堂課後,我學會跳脫自己原有的思維模式,」翁元臻把在課堂上學的,舉一反三地用到企業經營上頭,「如果教育市場大餅有限,我們可以做別的,」翁元臻於是轉而開發電信市場,把公司團隊帶出固有的營運思維,艾群科技從此有了不一樣的面貌。
  翁元臻不只把「亞洲行」所學的運用在企業經營上,也徹底落實在企業管理上頭。「我以前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好老闆,當時我最常思考的問題就是,我是好人,員工也是好人,怎麼一群好人創造不出一個好結果?」
  「上完這堂課之後,我才發現自己不是一個好的領導者,我前幾天在整理一些以前的東西,才發現自己過去有多好笑。」那時他常質疑業務員的成績,要求業務員填時間管理表,每天在下班前還得繳交客戶訪談報告,於是「當別家的業務員還在戰場廝殺的時候,我的業務員卻必須匆匆忙忙趕回公司,填一些有的沒有的文件,」翁元臻現在回想起來,直用「荒謬」來形容自己。
  

對員工採取「目標」管理與「教練」哲學
  翁元臻現在不再用一些形式上的東西約束員工,他採取「目標」管理。「我現在都會先問員工,你覺得可以達成什麼樣的目標?」翁元臻要員工去思索自己的能力,評估市場環境,然後再定目標。「我能做的,不過就是替他們把關,譬如說,當業務部門定出一個不太可能的業績目標的時候,我就會要他們再回去思考一遍,」翁元臻從不告訴員工該怎麼做,他讓員工自己想,自己定目標,然後自己執行,翁元臻只扮演最後把關與輔導的角色。
  「教練」哲學也是翁元臻上完「亞洲行」之後,一個很深的體認。「為什麼一間企業的負責人,總怨嘆找不到好人才?」翁元臻認為,恐懼被取代的心態,讓許多企業領導人都不自覺地在尋覓比自己遜色的人選,也因此,權力遲遲無法下放,企業的生命週期也因而縮短。翁元臻建議企業領導人用「教練」的角色,來看待自己的員工,「站在一個輔佐的立場,只有教練會期許自己的球員越來越進步,也只有教練不會擔心球員超越自己。」
  
  BOX:「亞洲行」對翁元臻個人的啟發
  「如果你看到5年前的我,大概會覺得這個人怎麼這麼沉重,」翁元臻大聲笑著說。「你大概不會相信,以前的我常與自己對話,生命一定要是一場悲壯的戰役,」如果不夠悲壯,沒有努力爭取得來的,翁元臻都覺得不夠真實。
   「你知道嗎?以前我很害怕自己會中統一發票,」從天而降的好運,會讓翁元臻懷疑其真實性,進而擔心是不是有厄運要接著發生。也就是這樣一個「悲壯」的信念,造就以前的翁元臻,悲劇英雄的翁元臻,以及不快樂的翁元臻。「我不快樂,周圍的人也跟著不快樂,」翁元臻坦承,在上「亞洲行」之前,自己不論在人際關係或家庭關係上,都算是失敗的。
  一套「亞洲行」的課程,不但讓翁元臻改變自己,也徹底扭轉了艾群科技的命運。翁元臻從課程的體驗學習當中,深刻體認到自己必須有所改變,才有出路,他的故事為「變,就有出路」做了最好的詮釋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江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